溴虫腈

溴虫腈,英文名称Chlorfenapyr,商品名除尽悬浮剂,中文通用名虫螨腈。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杂环类杀虫、杀螨、杀线虫剂。随着国家高毒农药替代政策的出台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,作为的无公害农产品病虫防治推荐农药品种的代表,低毒高效的溴虫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

作用机理

溴虫腈是一种杀虫剂前体,其本身对昆虫无毒杀作用。昆虫取食或接触溴虫腈后在昆虫体内,溴虫腈在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体杀虫活性化合物,其靶标是昆虫体细胞中的线粒体。使细胞合成因缺少能量而停止生命功能,打药后害虫活动变弱,出现斑点,颜色发生变化,活动停止,昏迷,瘫软,最终导致死亡。

产品用途

结构新型的吡咯类杀虫、杀螨剂。对钻蛀、刺吸和咀嚼式害虫及螨类有优良的防效。比氯氰菊酯和氟氰菊酯更有效,其杀螨活性比三氯杀螨醇和三环锡强。该药剂具有以下特征:广谱性杀虫、杀螨剂;兼有胃毒和触杀作用;与其他杀虫剂无交互抗性;在作物上有中等残留活性;在营养液中经根系吸收有选择性内吸活性;对哺乳动物经口毒性中等,经皮毒性较低;有效施药量低(100g有效成分/hm2)。其显著的杀虫、杀螨活性和独特的化学结构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和关注。



使用方法

溴虫腈有一定的杀卵作用,结合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,建议在害虫的产孵高峰,或卵孵高峰喷雾能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。

由于溴虫腈在植物体内具有良好的局部传导性,可以从叶片的一面渗透传导至另一面,故对害虫取食的叶片的背面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。

药后1-3天内防效90-100%,药后15天药效仍可稳定在90%,推荐亩用量30-40毫升,安全间隔期15-20天。

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小菜蛾、甜菜夜蛾、亩用10%悬浮剂34-50毫升,对水40-50千克常规喷雾,对高龄大虫应增加用量,药效可维持15天左右。每个生长季节使用不宜超过2次。可与顺式氯氰菊酯混用,或与氟铃脲、高效氯氟氰菊酯轮用,可增强杀卵效果。